「行行出狀元—聲音的創造者 音訊演算法工程師莊振祥」
行行出狀元—聲音的創造者 音訊演算法工程師莊振祥
莊振祥,馬來西亞人,畢業於交通大學的電信工程研究所,目前任職於美商IC設計公司,擔任音訊演算法開發工程師一職。由於看中台灣優良的教育環境,以及升學費用的負擔相對低於其他國家,因此選擇從馬來西來來到台灣讀書以及就業。
◎音訊演算法工程師的工作內容與面試過程
音訊演算法工程師平時的工作內容可以區分為兩大部分,第一部分是針對產品開發音訊軟體,並在開發完成後,利用各項實驗,客觀地評量及驗證其成效;第二部分則要針對客戶的需求,客製化地調整產品內容。
而產品研發也可以分為兩個區塊,其一是優化人聲音訊的接收品質,即提高通話品質以及降低雜訊;其二則是提升機器接收音訊的效果,例如:Siri以及Google助理,透過提升機器辨識語言的能力,讓消費者得到更好的產品使用體驗。開發出來的產品,主要應用在手機、電腦以及助聽器等產品上。莊振祥提到,他平時的工作流程中,主要需使用四種程式,分別為C語言、C++、Matlab以及Python,而這幾個程式的使用方法,可以透過在學期間修習相關課程而有所接觸。
談到面試的過程,莊振祥表示,會分為筆試與面試:筆試的出題方向主要為專業英文以及C語言的使用;而面試的內容除了自我介紹以外,公司也會詢問過去的論文內容主軸為何,以及做了哪些項目的研究。
◎擔任音訊演算法工程師的原因與條件
莊振祥提到,電機系所學的知識輻射範圍極廣,可以從中延展出許多實用領域的應用,例如:AI機器人、多媒體訊號處理,以及半導體元件及工程等,十幾項不同的高科技發展領域。莊振祥建議,在大學時期應先廣泛學習各類學科,儲備充足的基礎知識,以利研究所時深入研究特定的專業領域。
莊振祥回憶,當初會選擇踏入音訊研發領域的原因,正是因為過去修習音訊演算相關課程時表現優異,讓他發覺自己在音訊演算法領域的天賦。除此之外,他也曾跨領域修習AI處理以及機器學習等課程,以確保自己的未來發展,不會僅受限於音訊演算法的領域。
除此之外,莊振祥也提到,在台灣的企業環境下,想要擔任音訊演算法工程師,至少要取得碩士學歷,目前甚至有許多大型企業只聘用博士生。他解釋其背後的原因道:「碩士或博士在求學階段,能夠培養深入議題以及搜尋相關文獻的能力,這項能力對於未來從事演算法的開發工作能夠有所發揮。」但莊振祥也強調,現在是資訊公開且網路化的時代,如能夠透過自學而擁有某項技能的實作能耐,「學歷在未來可能將變得不再那麼必要了。」
◎跨領域是否為不可能的任務
「由於要勝任研發工作的專業門檻很高,若未來想要跨領域的求職,多多少少是會有困難度的。」莊振祥表示,於音訊演算法來說,與其理論架構雷同的專業為「影像處理」,兩者均屬於訊號處理領域的一部分,可以做為未來轉換跑道的候選方向。除此之外,若希望未來的求職之路有更多的選擇,也可以於在學時多修習跨領域的課程,了解不同領域的基礎後,再透過自學的方式,增進自己的專業能力,以提升未來的職場競爭力。
◎擔任音訊演算法工程師的成就感與挑戰
擔任音訊演算法工程師,帶給莊振祥最大的成就感,就是當自己辛苦研發的產品,被實際生產出來,並且被廣泛的應用在生活當中;除此之外,當產品帶給消費者良好的使用體驗,像是助聽器真的幫助到需要的人時,對他來說就是繼續開發出更多優良產品的最大動力。
然而,他也提到,擔任音訊演算法工程師最大的挑戰,就是必須不斷維持自己的競爭力,以及保持對於知識的求知欲。由於在公司擔任研發的角色,面對日新月異的科技,自身所需的技術也要不斷地進步,因此,莊振祥在平時下班後,仍須利用空閒時間,持續閱讀相關專業領域的論文期刊,掌握目前學界的最新理論,並思考其是否可以嘗試應用在工作領域上。
◎擔任音訊演算法工程師所需的人格特質
除了專業能力之外,莊振祥認為,「細心」是擔任音訊演算法工程師,最重要的人格特質。他提到,在研發產品的過程中,主要是利用觀察波形,來處理聲音的訊號,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步驟,便是去除聲音當中的雜訊,以提升通話品質,或是提升機器對於聲音的辨識能力;若是工程師不夠細心,很容易在去除雜訊的同時,也會破壞了原本聲音的音色。
第二個特質,則是要學會重視任何細節,由於音訊演算法工程師屬於產品研發的一環,需仰賴各部門間精準地研發,才能造就出一個完整的產品。若對於產品的細節越重視,表示產品的功能可以發揮的更完整,也能確保產品最終能有高度的品質。同時這也代表一位工程師對於產品的貢獻度,貢獻度越高被其他後輩取代的機率也就降低了。
最後,則是自學的能力,莊振祥提及,在工作上主要會使用到的程式為C語言、C++、Matlab以及Python。其中的Python,就是他因為工作上的需要,自學而成的能力。此外,他也強調,音訊演算法工程師平時必須不斷接收最新的期刊資訊,其中有許多理論都是過去沒有學過的,因此必須自己花時間研讀許多文章,才能將理論套用在實務之上。
【KTP U-News記者/中山大學 林欣蓉 報導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