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學長學姊-南台科技大學王佳琪副教授 不斷精進自身的教學熱忱」
學長學姊-南台科技大學王佳琪副教授 不斷精進自身的教學熱忱
現任職於南台科技大學的王佳琪,在成為一名大學的副教授之前,也曾對未來感到迷惘。起初,王佳琪想成為一名國小教師,但因大學畢業時教職難尋,讓她在因緣際會下,來到國立中山大學的教育研究所碩士班進修。
碩士二年級時,受到指導教授與同研究室學長姐鼓勵的她,決定繼續留在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攻讀博士,也就是此刻,王佳琪開始踏入學術研究的領域,並下定決心為自己的選擇盡心負責。
◎現在的歷練 即是未來的養分
王佳琪表示,因在就讀教育研究所時,擔任了指導教授的研究助理,加上時逢台灣教育研究學會成立,進而加深了與教授之間的工作關係。
當時的她,除了協助指導教授執行研究計畫外,也需要負責部分教育研究學會的相關事宜。藉此,王佳琪開始積累自身的學術研究能力,也了學習了如何籌備學術研討會的完整流程。
這些經歷,讓她在進入高等教育之初,能順利的申請科技部研究計畫與教學資源。任教單位指派其辦理學術研討會時,王佳琪也能夠游刃有餘的兼顧籌備、研究與教學。
◎教學歷程中的挑戰不是教學
王佳琪說:「即使在學術教學上遇到瓶頸,我也能夠自己調整,這並不是真正的挑戰。」至目前為止的教學經歷中,她認為最大的挑戰不是教學方面的,而是學校行政端與教學端無法配合。
因目前任教的南台科技大學屬私立大學,部分規定較國立大學嚴格,即便申請到科技部的計畫經費補助,也可能因規定而受限。不過王佳琪強調,這樣的狀況可能是單一事件,而非每個人會遇到的問題。
◎孩子不是學不會 只是還沒學會
台灣於2018年的PISA部分學科評比名列前茅,卻也在「害怕失敗」這項評比獲得世界第一。王佳琪表示,台灣的教師與家長往往不能接受孩子失敗,更有甚者,將孩子的「還沒學會」,解讀為「學不會」,這樣的教育使學生把失敗與能力不好畫上等號。
因此王佳琪認為,擔任一名教師除了要擁有無藥可救的熱情,更應該抱持著「成長型心態」,堅信著只要透過練習、毅力及努力,就可以擁有無限的學習與成長潛力。這樣的教學態度,可以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成長型思維,使他們更勇於面對人生的每一個挑戰,也更能接受他人給予的意見反饋與挫折。
最後,王佳琪提醒未來將踏入教育界的後輩,如今各式各樣的教學方法不斷推陳出新,教師們必須持續精進自己、學習新知,才能確保在教育的過程中,提供學生最佳的學習環境。
【KTP U-News記者/中山大學 趙映嫚 報導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