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行行出狀元-遊走學術生活的版圖,訪談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 莫加南教授」
行行出狀元-遊走學術生活的版圖,訪談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 莫加南教授
文學之所以迷人,在於能把讀者拋擲到陌生的地域,並使讀者為其神魂顛倒,而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—莫加南,可以說是文學的虔誠信徒。他生長於北美洲的加拿大,大學期間前往紐約大學修讀,爾後,前往北京深造,最後,落腳在高雄西子灣畔旁的中山大學。
一段段的遷旅,游旅於熟稔或異鄉的城市間,以文學之名,穿梭在文字的秘境,遊走在生活表面的版圖上,這就是莫加南教授,熠熠生光的學術生活寫照。
◎從濛漫的迷茫中走出堅定,探尋東方人文美學
「大三以前,我主要學習電影劇本,還沒接觸除了母語以外的文學。」莫加南提及大學時期的求學過程,一開始他是學習電影和劇本相關的專業,到了大三開始,因為希望能夠追求更深切的文學意識,於是,雙主修了東亞語文學系,才真正踏上東方文字美學的旅途。
畢業之後,在行經工作和學術的岔口之際,莫加南選擇繼續研究他的心中所愛—文學,尤其是東方文學,因此,他在畢業後選擇先到北京語言學校,學習中文的口說能力,並走進東方世界的生活景深。爾後,考取多倫多大學攻讀博士,研究現代文學和五四運動相關的學術內容。
「最後,因為收到臺灣中研院,訪問學者的工作邀約,於是來到臺灣。」莫加南提及,最後遠渡重洋,選擇落腳到臺灣的契機。由於當初他的學術專長是研究中國的鄉土文學,對於台灣是完全陌生的,他說:「來到臺灣之前,沒有太意識到這裡擁有內戰後,在人文學科的重要遺產」,然而,現在的他很享受從台灣的歷史脈絡,思考兩岸之間的發展問題,這是一種有別於以往,截然不同的研究途徑。
◎穿梭於喧囂與孤獨,鑄煉真摯的世相真理
「當學者是一條需要嘗遍孤獨的道路,需要能耐住性子,每天和世界對話。」莫加南表示,每次輔導系上的大學生,又或是研究生職業探索,總會有人向他打聽學者導向出路的性價比,甚至是進一步詢問是否該出國,成為一名跨國學者。
面對這樣的問題,莫加南大致上分為兩個方向回應學生。他提到,如果想要進行人文研究,除了每天的教學工作之外,更多的是自我修養,每天由小我個體去思考大我的世界。不過,這樣的過程除了孤單之外,最多的挑戰更是來自於面對相比同儕的落差感。
莫加南說到:「我今年快要三十歲了,身邊的同齡人大部分都已成家立業,而且因為做學問在產值上較低,所以有時候也常去思考當初選擇當學者到底正不正確」。不過,秉持著對於學術領域的熱愛,讓他得以穿梭在喧囂人間之間,不受孤獨所苦。
另外,在跨國學者的養成上,莫加南非常強調時機的重要性,因為國外在學術領域的職缺都需要視時代趨勢而定,他自己很幸運,剛好趕在台灣鄉土研究興盛的時機,拿到了入場券。不然,持續坐「學術冷板凳」時不我與的人,大有所在。
他也進一步分享,他認為在當代,華文教學的熱潮仍然是個值得注意的領域;又或者作為自由的國度,如何發掘台灣本土特別又專屬的論述,像是性別觀點,都是可以思考的。總而言之,發掘不泯然眾人的研究專長,然後靜待時機敲門,是他這一路上得到的經驗和體悟。
◎世代的相互對話,豐厚教學基底
「當大學教授,除了要成為一個好的研究學者之外,更要知道如何教課。」莫加南提到,一開始他在海外求學的漢學背景,不是中華民國教育體制的知識系統,所以一開始到中山大學任教時,很是倉促陌生。
最初,他採用的教學型態是仿照台灣本地的教師,但一個學期授課下來,成效不彰,終於,在經過不斷的修正與檢討後,莫加南學會了如何成為一個成功的傳道和授業的師者,他說,「畢竟,我本來就是外國來的教授,所以與其模仿,畫虎不成反類犬,不如,多帶一些跨文化、跨領域和跨語言的知識進入教室」。
此外,莫加南還分享,他喜歡在課程內,讓學生都各自保有多元和差異性,「像是我的課程在考試的時候,沒有定性一定要書寫哪個族群的文字,又甚至我很喜歡與學生討論不同組群的語彙,彼此教學相長。」也托於這樣的教學模式,讓身為英語母語者的莫加南,都能偶爾講上幾句閩南語,或是了解台灣島內不同族群的生活習性。
◎光影歲月晃動,扎根島嶼,面向世界
「對我來說,我非常享受教授和研究學者這兩種身份的。」莫加南提到,這個歷程更加能夠引領他的內在去思考外部性的世界,他也期待在後現代的時代,如何能夠透過他的研究,將現代文學和傳統漢學進一步延伸,來到更真實的社會腹地,並以人文的眼睛和手段,解決當代人的問題。身為時刻專精自己的研究學者,並輔以時刻與不同學生進行的跨世代思想交流,他相信,自己終能找到一種,屬於自己獨有的論述方式。
【KTP U-News記者/中山大學 李宥澄 報導】